翔勝之道—要知己就不要只「知」「己」
每年,公司舉辦近二百場講座,接觸過萬的客戶,能有效地傳遞訊息對我們是非常重要。我相信一個懂得演講的人,取得成功的機率會比不懂演講的人高;而一個懂得與客戶溝通的銷售人員,賣出產品的機會同樣亦較大。有效地傳遞訊息,其實並不只是我們做銷售生意要重視,在Social networking社交網絡的年代更須注意。今天人們已經習慣 WhatsApp代替電話,Zoom代替親身交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好像方便了,但這是否等如有效的溝通?
一直以來,我的工作需要不斷接觸不同國籍、種族與界別的人,大家操着不同的語言系統,要有效讓對方知道我要傳遞的訊息,絕對不容易。幸好自小在多元種族的社會成長,習慣與不同國籍的人交談,才算應付得來。溝通絕對是一門學問,說話更是一門藝術,同一句說話,不同人說都可以有好大差異。新加坡的朋友聽過香港人交談,對於香港人常以互相「串」對方的說話方式,接受不了;相反,香港朋友亦奇怪我跟新加坡家人說話為何這麼禮貌。香港人會跟媽媽說:「你唔好理我啦!」新加坡人會說:「你畀我自己決定啦!」其實都是大家文化不同所致。但我在香港生活多年,每次回新加坡都被朋友笑我說話「香港化」,亦自覺跟香港人溝通能接得上,但最近卻有一次「無效溝通」的經歷,我以為同事都明白我的意思,原來並不是,還出現各種誤解,經過深入交談,大家才弄清楚原委。
究竟今天我們在溝通上出現了甚麼問題?以前當通訊方法還沒有今天發達時,大家反而知道面對面溝通的重要,好像一條村要發布訊息,大家會圍在一起聽講,怕人傳人出現偏差。情況有如獎門人「人傳人話」遊戲,每次傳到最後,那句話必會「走樣」。是否現代人對溝通的認真度降低了?還是因為大家太依賴社交網絡,只懂用Emoji?有時候明明坐在隔籬,都選擇WhatsApp對方!當要面對面用「口」說話時,就害怕了?曾有位舊同事跟我面對面討論某些問題,他表現得沒有異議,一切ok。但當他離去後,就瘋狂發訊息給我,不停質問、反對會面時我說過的話,當時我以為只是溝通問題,不過今天看來他應該是性格出問題。
何謂有效的溝通?幾年前有部改篇科幻小說的電影《Arrival》,故事說外星人同時降落在地球十二個不同的國家,各國以不同方法與外星人溝通,有的用軍事家,有的用科學家,而外星人只會發出如同潑墨的圓形符號,最後只有美國的語言學家成功破解,地球才避過一場浩劫。片中帶出有效的溝通應該以理解為動機,聆聽為方法,以達共識為目的,電影裏人類都要與外星人面對面才能達到目的,何況人與人?真實感受對方說話的語氣、聲調、表情,甚至身體動作,才能真正接收對方的訊息。直至今天,機械人還代替不了人類是因為人有人性,懂得分辨是非,但當大家太依賴社交網絡,便會失去人與人最奇妙的溝通。知己是大家相處多了才成為知己,否則,你經常困住自己,只用WhatsApp,那只是「知」道自「己」罷了!
連結:
《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