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投資王周刊》專欄「翔世分析」 —買日本樓需要基本常識
 

近月看新聞,又有港人買連租約的日本中古舊樓「中伏」,買樓僅一年就有不同的家電設備輪流壞掉,需要更換;更甚的是,買樓後單位曾經有滲水問題,涉事樓上單位已經賠錢,但中介對於事件和賠償金額都隻字未提,令業主不單沒收到賠償,而且還一直被蒙在鼓裏。

 

每次見到這些類似的新聞,都會令我感到很無奈,明明已經很努力的去不同的地方舉辦講座,也有在報章發文教大家避開買日本樓陷阱,為何還是每隔一排就會看到買日本樓「中伏」的報道?以我所分析,今次苦主的「中伏」主要分為兩大原因,第一是貪平買二手舊樓,第二是亂找不可靠的中介。

 

「中伏」買家、中介均有責

 

首先,我一向都不鼓勵大家買二手樓,因為買舊樓的「中伏率」非常高!舊樓可能本身已有很多潛在的問題需要處理,例如是內部結構、管線、電力、水喉等等,最重要的是防震問題,樓齡較高的舊樓很大機會不符合最新耐震標準,甚至可能不具備任何防震功能,無法購買抗震保險,對買家來說風險較高。而且一旦發生地震造成公共區域或建築結構受損,所有的業主都必須籌措額外資金進行修繕或重建。

 

第二,投資者不應該胡亂找地產中介!香港人在日本買樓,很多時候都會找懂中文的中介,因言語不通,日本的地產代理或發展商都不會接外國客人的單,但很多無良的中介便會乘機趁虛而入。根據報道,我相信事件苦主在買樓的時候,付出的費用已包括了單位內的家電和設備,但怎麼可能新買的電器和設備會在一年內輪流壞掉?除非買的時候已經不是新的電器,或是全都是最劣質的用品。這個情況下,買家也不是完全沒有責任,買完樓要驗樓是常識吧!就是沒有這種常識,無良中介才會令可以從中獲利。

 

第三,買完樓也不應該亂找沒有誠信的中介公司管理!理論上,單位發生任何事故或問題,中介公司都應該第一時間通知業主,尤其是涉及金錢利益的,怎麼可能連賠償都收了,還沒有向業主交代呢?不要忘記中介公司還是每月都在向你索取佣金!

 

有承擔是FMI 的基本承諾

 

每次看到這些報道都會覺得FMI 是最有承擔的發展商,我們不賣舊樓,只賣新樓,單位內的家電大部分都是日本本土知名品牌,配備的家電一定是全新,不會用二手或維修過的家電當新家電。FMI 的項目採用建築鋼鐵最高標準的SS 400鋼鐵建造,抗震程度達七級以上,並提供十年結構保固的。

 

坦白說,我們的客人都是以華人為主,但言語不通從來不是我們的藉口,從合約開始,我們請專人翻譯成中、英文版,新加坡用英文、中國用簡體字,香港和台灣用繁體字,港台用語也有差異。言語不通是一個可解決的問題,不是一個出事時可利用的藉口。向買家詳細解釋合約,跟足程序是基本常識,就算買家在海外都必須將每一個細節都解釋清楚,讓客人知道物業貨真價實。

 

我們會安排專人驗樓,找第三方來驗自己樓盤,不單是我對我的項目充滿信心,也是我們對客人最大的承諾。另外,我們還包辦民宿管理,客人不需要額外去找負責管理的中介公司。利用我們自家研發的管理民宿App「Okini Owner」,買家可以即時看到民宿的入住率,還能收到每個月的租金報告,提高資金交易的透明度,任何問題都可以即時聯絡我們的團隊跟進。

 

FMI 的每個服務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推出,為的都是方便客人,每一細節均用心用力,對於我來說這是做好一盤生意的本分,也是我們對客人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