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泰國的復常步伐很快,走一轉曼谷,會發現大部分當地人和旅客都卸下口罩,商場店舖人流興旺,連市中心的塞車盛況亦重現,旅遊城市果然走得特別前,泰國人在心態和行動上都完全放下了疫情包袱。泰國政府一向了解旅遊業的重要性,而且很懂得自救,今年初宣布2023年是泰國旅遊年,期望全年度吸納一千萬名遊客;內閣會議又通過2023年至2027年的旅遊發展計劃,盡快讓旅遊業復甦進入下一個常態,目標是將旅遊業推到2027年佔國內生產總值百分之二十五。
近年英國物業市場可謂相當熱鬧,早前英國龍頭發展商Berkeley就看準時機,在環球貿易廣場(ICC)Sky 100觀景台舉辦為期十二天,香港有史以來最大型的英國新盤展銷會,同場展出二十四個精選項目。我們公司亦獲邀成為其中一個銷售伙伴,銷情相當理想,同時亦反映出市場對英國優質新盤需求殷切。
成日跟大家說,買樓投資最重要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要買就要買有潛力的,政府表明出錢投資或重建的地區有一定的潛力。英國首相辛偉誠在上任後,重啟了一項大型的戰略計劃,內容是在「牛劍之弧」(Oxford-Cambridge Arc)地區,打造「英國矽谷」,成為世界知名的科學、技術和創新中心。英國政府已撥出二百五十萬英鎊支持「英國矽谷」新計畫,牛津和劍橋近年除了吸引了很多高科技公司進駐,亦聚居了一眾的科技界人才;而在去年十一月,財相侯俊偉重新承諾建造連接牛津和劍橋大學的鐵路,預計耗資五十億英鎊。「英國矽谷」加上鐵路效應,牛津物業的升值潛力無可限量。
每個地方的樓市各有潛規則,正如在香港買樓,以同類型單位計,向南一定貴過向北、高層一定貴過低層、港島一定貴過新界……作為香港買家,這些因素不用說出口,大家都明白是甚麼一回事。倫敦樓的潛規則都很多,例如多華人聚居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名校區;買house的多是當地用家,買flat的多是海外投資者;還有大家都知道,北面貴過南面,西面貴過東面……這些看似定律的觀念,部分因着倫敦近二十年的城市規劃而出現微妙變化。
生意人永遠有種挑戰自我,永不滿足的心態,這樣說沒有貶義,而是正常不過的心態,難道清心寡慾的人會在商場上拼搏﹖當然不會。我是一個天生喜歡做生意的人,從小開始已經滿腦子大計,想證明自己的實力。很多人以為我賣英國樓賣了將近二十年,應該已進入化境,那要看何謂「化境」,如果指市場經驗和知識,我敢說我們團隊成熟穩重有自信;但如果是指安於現狀的話,我肯定未夠道行做現代陶淵明,因為我還有更多事想去試、想去衝!
隨著疫情過去,闊別三年,筆者終於在上月初帶同公司的後勤同事們重踏日本大阪!對我來說,這次旅程別具意義,一來是因為這趟公司旅行是為了慰勞一班在這三年默默耕耘的後勤同事,二來是終於有機會親身到大阪,看看我們集團在近幾年所興建的項目。讓我深深感受到,今年日本物業市場強勢回歸!